“天下之中”的三河,“汇通天下”的汾酒
先来讲一个故事——
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为了巩固新的政权,发展经济,朱元璋做出了一个大的决策“移民屯田,开垦荒地”。因山西晋南有地理优势,没有受到战争侵扰而人丁兴旺,大移民的起点就选在了山西洪洞县,然后从这里出发,分别迁往中原各地。
据史料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30个省市,2217个县市。其中,河南有123个县市,很多河南的村落,都是从这次移民后建立。
今年,是这场大移民645周年……
7月15日,山西老家来人了,当然不会空着手来,而是带来了山西老家最好的汾酒,最干净、最纯正、最健康、最文化的“四最汾酒”,看望河南的老乡们。
老家山西
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人口为189.1万人,河北人口为189.3万人,而山西人口却多达403.04万人,比河南、河北人口的总和还多25万。再从人口密度来看,同样是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山西平均每平方公里27.52人,而河南每平方公里12.85人,河南的人口密度不足山西的一半。
图:展示明朝大移民的古代画图
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及笔记史料的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30个省市,2217个县市,其中河南123个县市。
在河南焦作温县,有一个名为“杨家庄”的村子。
“我家族谱上记载,温县这一支杨姓人,是从山西洪洞迁过来的。后来,兄弟几个分开谋生,分布在温县不同的镇,但村名几乎一样,都是杨家庄或杨家村。”杨先生回忆说,他翻阅过附近村庄其他姓氏的家谱,“上面记载,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从同一个地方迁来的,这就是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下’。”
老家汾酒
600年前开始的这场明朝大移民运动,让近百万山西人离开了家乡。更难能可贵的是,大批山西酿酒技师也跟随着移民队伍,分布到全国,汾酒酿造技艺由此在全国广为传播。
这些来自山西的酿酒师傅们,在没有发酵陶缸的情况下,因陋就简,创造出窖池发酵新工艺。
“行走的汾酒”,就是一部中国酒的《史记》
来自山西的酿酒师傅们把汾酒生产的一般规律跟当地的水土、环境相结合,创造出了不同工艺特色的各种白酒,奠定了当今中国白酒产业的基本格局。河南社旗县赊店镇商贾云集,酿酒业发达,因是聘请山西人依汾酒法酿酒,因此也称为赊店汾酒。
汾酒在国内传播的万里酒路,从杏花村的根脉出发,开枝散叶,衍生出了一个百花齐放的白酒王国。以“行走的力量”完成了汾酒技艺的完善、文化的交融和地位的稳固,这就是“行走的汾酒”。
图:“行走的汾酒”2018汾酒文化大巡展启动仪式举行
老家来人了
4月24日,“行走的汾酒”2018汾酒文化大巡展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在杏花村芦家街汾酒老作坊博物馆举行。
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可上溯至6000多年前,而这个源头的所在地,就是今天出产汾酒的山西杏花村,这里出土的“小口尖底瓮”,被考古界、酿酒界认为是“最早的酿酒发酵容器”。
图:4月24日上午9点19分,山西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在杏花村遗址点燃了中国白酒6000年的“生命之火”。
7月15日,山西老家的汾酒人带来了他们最珍贵的酒,来到了河南,来到这中原大地。
15日上午,“豫见汾酒最清香”行走的汾酒2018汾酒文化大巡展将在郑州新郑市的黄帝故里风景区举行,现场有庄重的拜祖大典、汾酒古法酿造技艺展示、汾酒的品鉴体验互动、现场抽奖等活动内容。
15日下午,汾酒将举办“行走的汾酒”河南论坛,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员,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世界白酒节创办人吉姆-博伊斯 (Jim Boyce)等专家学者将出席活动,并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清香体验”。
“行走的汾酒”,走出了一部中国白酒史(济南站回顾)